当前位置首页 > 衢州市> 正文

康熙王朝 朱国治姓朱,为什么忠于康熙?

康熙王朝 朱国治姓朱,为什么忠于康熙?

第63期话题:朱国治姓朱,为什么忠于康熙?

咱们前面根据吴三桂和朱国治的对话,推测了在剧中的部分隐秘剧情。

回到剧情本身,朱国治是明朝降臣,就算他不是皇族后裔。

为什么他就忠心不二的为清朝服务,忠实于康熙呢?

甚至最后吴三桂胁迫他造反,他宁愿全家被杀,也不从贼所逼。

气节凛然,壮烈而死。

这让同为降臣的吴三桂,情何以堪啊?

他这么忠于清朝,是不是明朝对他太薄情呢?

当然不是,朱国治自己说的,自己家深受明朝厚恩,明朝带他不薄。

那是不是清朝对他更好,给的赏赐更高呢?

也不是,恰恰相反,朱国治到出场还是一个区区五品知府。

要说荣华富贵,比着其他降臣的待遇,实在是太过可怜。

那清朝到底哪里好,获得他的忠心认可,誓死捍卫呢?

他自己给的有一个答案,就是:大明亡、大清兴,这是天道,天道不可违啊。

明朝虽然对我有厚恩,但是积重难返,回天无力了;

清朝虽然对我比较薄情,但是海内一统,政局相对稳定。

王朝更替,是正常之理,相比之下,我还是站队清朝。

康熙王朝 朱国治姓朱,为什么忠于康熙?

除了他的说法,这里还盘点了三条原因:

第一,忠于清朝是他的唯一选择。

他虽然深受明朝厚恩,但是明朝已经灭亡,再加上之前咱们的推测。

他作为降臣,已经违背了气节,甚至还出卖了永历帝。

这就等于彻底和明朝划清界限,他不可能再忠于明朝,也没有人会相信他终于明朝。

这就是降臣的悲哀,两头不讨好。

所以,他要加倍的表现自己忠于清朝,这是他的唯一选择。

吴三桂也有这种矛盾:以前我反叛明朝,现在又要反叛清朝,我到底要反叛几次,才能当忠臣?

朱国治心眼比他死,烦恼就比他少,认准清朝效忠就好了。

第二,他认可清朝的统治。

这从他临死之前,和吴三桂的激辩可以看出。

他认为满清虽然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他们上守天道,下拜孔圣。

奉行中华体制,奉养中华黎民。

当今海内一统,人心思定,他们做到了安抚百姓,修养生息。

相比于明末诸皇昏聩,忠奸不明,他更认可清朝的贤明统治。

第三,他折服于康熙的恩威。

之前说过了,他上书撤藩,放了第一把火。

其实是在康熙以及尚家的怂恿下进行的,他本来以为自己无非就是撤藩的牺牲品。

无论是在云南被吴三桂所杀,还是押解到京被康熙所杀。

都逃不过一死的命运。

可到了京城,康熙有心以杀他相逼,但他毫不畏惧,反而挺身受死。

让康熙大为感动,认定他是悍不畏死的忠臣。

这是在施帝王之威。

所以,康熙不但没有杀他,反而升职加薪,任命他为云南巡抚。

既是示威吴三桂,也是拉拢朱国治。

这叫帝王之恩。

简单点说,打一巴掌揉三揉,恩威并用。

这种帝王心术,彻底征服了朱国治,他决定死心塌地的为康熙卖命。

康熙王朝 朱国治姓朱,为什么忠于康熙?

当然,朱国治不是个例,以后的姚启圣、明珠也是被恩威并用折磨的痛并快乐着。

所以,最后的朱国治选择了阖门殉国、壮烈而死,成就了大清忠臣的盛名。

正史链接:正史上的朱国治是个难以琢磨的矛盾人物。

他算不算忠臣很难说,但绝对不是贤臣,更不是廉臣。

在他手上的冤案数不胜数,比如著名的“哭庙案”,罗织罪名杀害大才子金圣叹等人;

又比如“奏销案”,他上奏朝廷,将去年奏销有未完钱粮的江南苏州 、松江、常州、镇江四府等地的官绅士子全部黜革,惹得天怒人怨。

他还是个大贪官,搜刮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比如担任江苏巡抚的时候,他在任期间搜刮无度,人称“朱白地”。

意思是他搜刮过后,家破人亡,不亚于三光政策;

又比如他担任云南巡抚期间,在吴三桂的眼皮子底下竟然在克扣军粮,导致兵变。

这人贪财得贪到什么地步。

可就是这样一个无恶不作,受尽恶名的贪官,却很有骨气。

吴三桂反叛,他居然有胆量不受胁迫,严词拒绝,最后惨遭杀害。

据说他的尸体,被痛恨他克扣无度的吴三桂将士分而食之,骸骨无存。

成为三藩之乱爆发后,第一位殉职的官员,被康熙表扬为忠臣榜样。

三藩之乱平定后,清廷将朱国治列入“忠义”死难臣子之列,加以褒扬优恤。

《清史稿》中被也列入“忠义传”中。

他是个坏事做尽的官员,仅凭临终时的忠心,罪名都被勾销,还成了忠臣的榜样。

难怪朱国治被列入《忠义列传》,至今还争论不休。

剧情来源:《康熙王朝》第13~14集

图片来源:电视视剧截图,侵权立删

本文作者:脑洞解读(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2192485608718859/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