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宁波市> 正文

重庆自多米诺骨牌接龙贸试验区:151项改革试点任务已落地实施122项

果园港 记者 钟志兵 摄

重庆自贸试验区启动建设以来,实施“双轮驱动”,完善运行机制,凝聚发展合力,取得显著成效。11月16日,重庆市商务委联合多个部门,介绍了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的建设进展。记者从会上获悉,重庆自贸试验区151项改革试点任务已落地实施122项;并且还培育了全国首创案例6个、首创制度创新成果11个。

13个创新典型案例 其中全国首创有6个

市商务委制度创新处处长张葵介绍,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2017年4月1日)以来,151项改革试点任务已落地实施122项,29项正积极推进。国家四批153项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经验已落地实施126项。出台配套文件34个、支持措施500余条。形成投资、贸易、金融和事中事后监管4个领域141条创新政策举措。培育形成13个创新典型案例,34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案例6个、首创制度创新成果11个。

在实践中,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四自一简”“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实施铁路运输信用证结算”等被国家采纳和推广,“重点企业进口付汇新模式”21项案例和成果从自贸试验区推广到全市。

制度的创新,让重庆经贸往来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比如,全面实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外资项目备案实现立等可取,覆盖率达到100%。加快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三互”大通关建设持续发力,企业业务协调时间节省50%以上。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口岸通关时间压缩了三分之一。

营商环境大幅优化 新增企业注册20630户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重庆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大幅优化。比如,33项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片区;商事主体注册登记“四办”(网上办、马上办、辅导办、帮你办)、基层“注册官”制度广受企业好评;推进“多证合一”和“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探索推行“四十一证合一”,通过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提高透明度、加强市场准入监管等措施,解决“准入不准营”的问题;“证照分离”事项网申专区上线,100项行政审批事项具体操作细则和流程向社会公开;涉税事项“最多跑一次”“全程网上办”全面铺开。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率先建成区域识别系统,正式运行大数据监管信息平台,自贸试验区法院获批,组建商事仲裁中心和知识产权法庭,设立调解、公证、涉外法律服务等机构,成立西部唯一的商标审查协作中心。

各项软硬措施的推进,让重庆自贸试验区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截至2018年10月底,重庆自贸试验区新增企业注册20630户,占全市比重9.0%,注册资本总额1725.39亿元人民币,占全市比重13.8%。引进项目1605个,签订合同(协议)总额4848.14亿元人民币。

交通 国际航线已达77条

市交通局综合运输管理处副处长谭毅介绍,航空方面,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和第三跑道建成投用,成为中西部首个拥有三座航站楼、实现三条跑道同时运行的机场,全市国际航线达到77条,其中全货机航线14条,洲际远程客运航线17条。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开通集装箱“五定”班轮,通过江海联运至上海洋山港、宁波港等,融入海上丝绸之路、通达全球,今年1~10月港口货物吞吐量1.69亿吨。

铁路方面,开行渝甬集装箱五定班列,作为重庆江海五定班轮的补充,进一步丰富东向物流通道。

同时,依托兰渝铁路、襄渝铁路等陆路交通物流设施,开行中欧班列(重庆)西线、东线和中线三条线路,有效推进了中国西南部地区与中亚、西亚、欧洲的互联互通。此外,依托渝怀铁路、川黔铁路、渝黔高速等陆路交通物流设施,进一步加强了南向对接海上丝绸之路。

物流 外贸物流成本降低12%

在物流方面,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物流综合协调处处长胡红兵介绍,目前出重庆已初步构建起“铁、公、水、空”四位一体的国际物流体系和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

胡红兵说,为支持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我市推动出台《重庆口岸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若干措施(试行)》19条政策,推进重庆口岸7×24小时通关。深化拓展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在国内率先实现“单一窗口”在线收付汇。

值得注意的是,我市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口岸现场公开、公示收费清单,推动水运口岸免除查验没有问题外贸集装箱吊装移位仓储费用试点政策,扩大到重庆铁路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我市进出口物流成本同比下降12%。此外,重庆还高标准建成和启用了重庆铁路口岸4000平方米的国际邮件处理中心。

金融 改变一些传统融资方式

市金融监管局市场处副处长肖娟介绍,针对物流与资金流脱节现象,我市启动物流金融创新试点,从物流供应链动产融资切入,增强中欧班列(重庆)、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三大通道金融服务,增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的集聚、辐射效应,实现从过道到通道的蝶变升级。

目前,平台搭建、服务创新、产品创设、市场应用等方面初见成效。首先是平台方面,成立了重庆物流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政府引导,公共服务,市场运作”为原则,承担创新试点任务。

其次,创设铁路提单,约定了各方认同的收货、控货、提货标准规则及责任分担,打造铁路提单控货功能,得到金融机构及企业的普遍认可和接受。

银行基于铁路提单控货功能,为进口商开具了国际信用证,该信用证实现了与海运提单信用证相同的融资功能、支付功能和结算功能,解决了陆上进出口贸易基于贸易本身融资的难题,改变了陆上贸易先款后货的传统融资方式。

园区 1500余家企业入驻物流园“今年9月,一列满载PVC的货运班列从青海驶出,抵达西部物流园后转运至印度海港。”西部物流园公司纪委大大韩超说,这是青海的首班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辟了新的“盐马古道”。无独有偶,11月,中欧班列(重庆)实现白俄罗斯回程班列常态化开行,其主要货品乳制品原料从此无须绕行沿海,能够直接运往全国各地工厂。

他说,正是凭借物流园自贸板块的集散分拨功能,周边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找到了一种新的产能对接渠道,受制于地缘的产能优势得以释放并不断变现。

物流园自贸板块借力自贸区制度红利,加快培育开放型经济,签约落地了一大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截至今年10月底,物流园自贸板块共有1500余家企业入驻。这些企业的集聚,不仅使园区自我造血能力持续增强,其业务版图的不断扩大,也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商业机会,为活跃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引擎作用。

相关

市高法院成立课题组

研究“铁路提单”法律问题“铁路提单”法律问题研究是市高法院承担的重庆市2018年度全力攻坚突破的重大改革项目。市高法院已专门成立课题组研究“铁路提单”法律问题,目前相关研究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市高院民三庭庭长喻志强介绍,今年5月,市高法院即与人行重庆营管部、中外运、工行等单位召开专题座谈会,初步了解了“铁路提单”融资情况。

此后,市高法院通过组织西南政法大学、中行、招行、农行、重庆物流金融公司、中外运等企业和专家学者,围绕“铁路提单”融资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对“铁路提单”的法理基础、法律可行性等作了多次专家论证。

9月13日,市高法院组织三级法院相关部门召开了“铁路提单”法律问题论证会,形成了初步的法律意见。下一步,市高院将对意见稿进行修改完善,并提交相关部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