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衢州市> 正文

老照片中的普陀山,看看那时的佛门清境!真是太舒服了

1965年前,去普陀山的所有船都要从短姑道头靠岸,僧侣香游客登岛必经海岸牌坊和回澜亭。

老照片中的普陀山,看看那时的佛门清境!真是太舒服了

照片中回澜亭前两排竹竿绑的竹椅是当时山上的主要交通工具称轿舆。

老照片中的普陀山,看看那时的佛门清境!真是太舒服了

海岸牌坊后的回澜亭,1894年本地人王克明建。1930年,陈性良重修。

老照片中的普陀山,看看那时的佛门清境!真是太舒服了

坐在竹轿上的香客,被轿夫们抬着上山拜佛,沿的僧人站立,脚下放有竹筐,应是供轿中人随时喜舍功德。

老照片中的普陀山,看看那时的佛门清境!真是太舒服了

据记载,1933年时有轿舆千余乘,轿夫两千余人,有时因中途加价导致纷争,每遇此事,往往就会通过寺院知客僧调解。

老照片中的普陀山,看看那时的佛门清境!真是太舒服了

路旁一位僧人,打坐在椅上,敲着木鱼,而此刻正是春日时光,草木生长,远处一舟,风帆扬起,人在景中,人已成景。

老照片中的普陀山,看看那时的佛门清境!真是太舒服了

普陀山的山道,石阶一路从山脚蜿蜒而来,一行香客,大多年纪偏大,其中有两位明显是小脚。转角处一位僧人正盘坐而对,从其他的照片推测,应该也是在化缘。

佛殿内礼佛的法师。

老照片中的普陀山,看看那时的佛门清境!真是太舒服了

建于普陀山峭壁上的寺院。北宋黄庭坚写过《观世音赞六首》,其中一首为:

圣慈悲愿观自在,海岸孤绝补陀岩。

贯花缨络普庄严,度生如幻现微笑。

有一众生起圆觉,即现三十二应身。

壁立千仞无依倚,住空还以自念力。

老照片中的普陀山,看看那时的佛门清境!真是太舒服了

晓雾朦胧,几艘渔舟,静静地停泊,根根桅杆,远处的山岛,如浮在空中,山形如舟,也许这就是舟山得名之缘由。

来源:真情老照片,在此致谢!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作者:老醯儿谝晋(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8473663466832397/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