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市> 正文

机东京食尸鬼店长场路:一条路开启一城繁华

莫荣生这辈子没离开过机场路。

68岁的他,念书、公社务农,再到进企业打工,全在机场路;退休回家颐养天年,新家还是在机场路。

可以说,他是跟机场路一道成长的,眼见机场路一天天变宽变好。说起这条路,杭州人都知道它有故事。最早的,要从莫荣生小时候开始讲起……

“省门第一路”

为了迎接一位美国来的大人物,1971年冬天,机场路开始大修。

那一年,他刚刚参加工作——在井冈山大队务农,种蔬菜、种粮食,也种络麻。“主要是因为大人物的大飞机太大了,无法在笕桥机场起降,于是不仅机场要扩建,机场路也要拓宽。”

这位大人物,就是美国总统尼克松。他要坐着高级小轿车,从笕桥机场,行过机场路,到西湖边谈判去。要知道,1972年2月28日发表的震惊中外的上海公报,诞生地就是在杭州。

这项命名为“118工程”的政治任务,谁也不敢怠慢。莫荣生说,“当时机场路沿线各生产队都派出劳力前去,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大哥就去了。”

其实,最早机场路不叫机场路,叫“走马塘”。古时候,各路紧急邮递、官商车马,都从此地进入杭州。后来因为连接笕桥机场,也是曾经的“中央航校”所在地,城东这条曲折不平的碎石路,便有了“机场路”这个名字。

小时候,莫荣生总感觉机场路很狭窄,只能容两辆车交会,路边都是金元宝树,“杭州人都知道,这元宝树到冬天果子东一串西一串,乱糟糟得很。”道路也是七弯八弯,还很狭小,两车交会时一辆必须停让。

这次大修,机场路给基本拔直了,路两旁全部种上香樟树,镇政府门口造迎宾桥,这条十里长的道路经半年的辛苦,拓宽到25米,摇身一变,成了宽畅漂亮的景观大道、国宾大道,被称为“省门第一路”。

在莫荣生看来,从那时起,机场路便有了特殊的意义。它不仅见证了历史,更是一条连接世界的纽带,中国自此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梦开始的地方

上世纪80年代,莫荣生决心走出公社,进企业打工。

“公社挣工分,一个人30元。当时,我两个儿子要读书,压力蛮大。再一个,农民是看天吃饭,不稳定的因素太多。”他说,笕桥作为江干的经济重镇,那个时候,机场路两边大批乡镇企业冒了出来,80%属于制造业,还有一些农贸、商贸企业。

比如他所在的弄口村,就有一家混凝土配件七厂,也就是如今浙江杭宝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位置就在今天机场路与新风路交叉口。“当时主要生产预制板,就是早期建筑中的楼板,现在已经没有了。”

莫荣生从拉丝工做起,如同机场路周边的许多企业一样,从头开始。“努力工作,就是希望日子越来越好。”

而当时的机场路只有一路公交车、一家农村信用社,每次出城办事都要等上半个多小时才能坐上车。

正是在这样的日子里,王水福带领团队在花园农机厂生产出第一台手拉交栅门货梯,安装于浙江省土特产公司。后来注册成立杭州西子电梯厂,26岁的他出任厂长。

一大批带动城市发展的企业在这里集聚,他们从农机厂、机械加工厂、代工产品做起,逐步发展壮大,扩建厂房、钻研技术、拓展国际业务,陆续走出了西子联合、万事利、祐康、东华链条等一批享誉中国甚至世界的民企代表。

是他们,续写了机场路的传说。

机场路是企业梦开始的地方,更是一块“吸铁石”,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才、资源汇聚杭州。因此,笕桥成为江干区的经济大镇、浙江省的百强乡镇,先后十次被评为“杭州市综合实力十强乡镇”。

城东发展最好的见证

2000年,随着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建成开放,完成自己民航历史使命的笕桥机场,光荣“引退”。

可机场路的大修,没有结束——2008年,机场路又进行了整修,成为一条长6.3公里,部分双向6车道的林荫景观大道,连接着杭城东北地区与主城中心区。

它的变迁,是城东发展最好的见证。

这一年,莫荣生家在弄口老街上的四层小楼,要拆了。“那一年我刚退休,记得是春天,院子里的桃花也开了。”

故土难离,旧居难别。愿意离开,是为了杭州要建火车东站枢纽,一幅宏伟的蓝图正徐徐展开。“老实讲,那个时候我们憧憬改变,又害怕改变。”让老莫最焦虑的是,土地征用后生活质量是否会受到影响。

再回来,已经是2012年了。和村里的大多数人一样,莫荣生一家八口人住进了东港嘉苑小区,锃光瓦亮的新房,除了自住,多余的房子还能拿来出租。“紧挨着东站,又是地铁口,租金是一份保障,环境跟过去比更是天壤之别。”

去年刚开张的东站西子国际,就在家门口,有永辉超市,有精品酒店,还有高大上的电影院。未来,这块区域不仅要重点发展以企业(区域)总部、拟上市企业、创业加速等为主导的高端商务办公,还要加快建设笕桥历史老街和丝尚小镇,同时利用城市开发边界外的生态保留空间,通过村庄整治、环境提升,打造一个郊野公园。

这不,楼下的地铁也开始施工了,老莫感叹道“真是越来越方便了。”未来的机场路,还会续写哪些精彩?我们与老莫一起,共同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