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市> 正文

省际边界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新实践|旅游|苏皖|示范濡湿女王区

2017-06-21 杭州市 旅游   苏皖   示范区

学思用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区域合作能使生产要素在更大空间内实现优化配置,形成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2016年年初,溧阳率先倡议在苏南丘陵地区建设苏皖合作示范区。目前,溧阳立足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最美副中心城市”,以创新为基、以富民为本,积极探索以县为单位打造省际边界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样本,用扎实举措种好常州“幸福树”。

溧阳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与安徽郎溪、广德接壤,三地携手建设苏皖合作示范区,打造两省边界地区区域合作平台,对构建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意义重大,将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在加快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比如更高层面合作交流机制亟需建立,区域大交通格局有待完善,区域行政“藩篱”仍需进一步破除,缺乏更高层次产业园区支持,生态环境刚性约束较强。

苏皖合作示范区,“合作”是根本,“示范”是愿景。共建苏皖合作示范区,旨在通过“市场共享”和“资源共享”,增强区域整体发展的动力。重点要在战略定位上实现突破:一是苏皖边界融合发展的先行区。结合三地发展实际需求,积极探索交通互联、资源共享、产业协作、生态同护、民生互惠等合作路径,创建一批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率先试验和创新跨界融合发展合作机制,成为苏皖在更深层次、更广空间开展区域合作的先行区。二是长三角都市圈重要生态经济功能区。依托三地区位和生态优势,探索生态功能服务向生态经济发展延伸的新路径,积极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成为服务和互补上海、南京、杭州等都市圈的重要生态经济功能区。三是生态宜居之地和休闲度假目的地。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山水资源,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延续历史文脉,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共同打造充满人文魅力和生态特色的长三角生态宜居地和重要休闲度假目的地。

建设苏皖合作示范区,推动三地融合发展,关键要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合作路径。例如,完善合作体制机制。应统筹三地空间、规模、产业结构,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多种因素,科学规划区域城市空间和生产力布局,努力推进和实施“多规合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围绕土地利用、产业合作、金融创新、生态保护等方面,争取上级对苏皖合作示范区的支持,促使苏皖合作示范区各项工作加快推进。积极建立一体化的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等各类要素市场,实现生产要素在溧郎广三地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强化交通互联互通。以交通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为先导和突破口,加快构建高效通畅的交通网络体系。探索高速、高铁、国道、省道和高等级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衔接,做到区域内交通设施高度融合。合力共护生态环境。科学划定苏皖合作示范区内环境敏感地区生态红线,建立生态补偿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共同编制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合理分担成本的前提下,推进重大环境保护设施共建,形成一体化的生态环境共治体系和生态安全格局。

再如,推动产业协同发展。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建立招商引资合作机制。引导企业跨界投资和并购,推进园区合作共建,发挥政府基金引导和市场规范的作用,发挥产业协会组织作用,形成集聚规模。整合旅游资源功能。将旅游资源整合和产品品牌提升作为苏皖合作示范区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着力点,建立三地旅游发展联盟,制定旅游协同发展的共同政策体系,统一规范市场准入、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安全保障等政策,协调解决旅游发展合作进程中的重大矛盾和问题。聚力民生福祉共享。制定医疗、教育、文体等大型区域性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办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譬如三地同属吴头楚尾,文脉相通,民俗相近,可以以蒋塘马灯舞、跳幡神等具有深厚民众基础、存续状况较好的傩文化为基点,加大跨地区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力度,共筑文化合作平台,合力打响文化品牌。

(作者为溧阳市市长)